张大千
中国近现代国画家
张大千(1899年5月10日—1983年4月2日),四川省内江市人,祖籍广东番禺。原名正权,后改名爰,字季爰,号大千,别号大千居士、下里港人,斋名大风堂。中国近现代国画家。代表作品有《荷花图》《爱痕湖》《长江万里图》《秋曦图》等。
人物经历
少年时期
1899年5月10日,出生于四川省内江市市中区城郊安良。1904年,从姐琼枝识字,读《三字经》等启蒙读物。1905年,从四哥文修习字,读《千家诗》。1907年,随姐从母习画,母曾氏善绘民间剪纸花卉。1911年9月,就读内江天主教福音学校(华美初等小学)。1914年,就读重庆求精中学,后转江津中学
青年时期
1916年,暑假与同学徒步返内江,途中遭匪徒绑架,迫为师爷,称之为“黑笔师爷”,经百日才脱离匪穴。同年冬,与表姐谢舜华定亲。1917年,东渡日本,在京都公平学校学习染织,课余时间坚持自学绘画,学诗,学治印。其二哥张善孖也在日本。
1919年,返上海,拜曾熙为师,因未婚妻谢舜华去世,痛而在松江禅定寺出家,法号大千;3月后还俗,奉命归川,与曾庆蓉结婚。婚后重返上海,从师于李瑞清、曾熙始,曾、李二师以清末遗老提倡书法、绘画,对他影响颇深。曾熙始为他取名曰“猨”(亦写作蝯),省作爰。张大千在上海结识吴昌硕黄宾虹、王震、冯超然、吴观岱、吴待秋、吴湖帆、郑午昌等。
1925年,在上海宁波同乡会馆内,举办平生第一次画展,展出没几天,100幅作品全部卖完。从此走上了卖画为生的职业画家道路。1929年4月,以两幅作品参加第一届全国美术展览。并被推选为第一届全国美术展览会干事会员。1931年,与兄张泽一同作为唐宋元明中国画展代表赴日本。
1932年,全家移居苏州,住网师园。其时,张大千潜心于历代名家画作,尤其是沉酣于石涛。1933年,应南京中央大学校长罗家伦、艺术系主任徐悲鸿之邀,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,转年即辞职,专事创作。
1936年,上海中华书局出版《张大千画集》,徐悲鸿作序,推誉“五百年来一大千”。1937年,七七卢沟桥事变,张大千困居北京,由于侮辱日军,一度被日军扣押起来。1938年5月,逃脱,并只身离开北平,抵达上海。1938年底,和家人来到四川青城山上清宫居住,临摹宋元名迹。
中老年时期
1940年,赴敦煌莫高窟临摹历代壁画,前后共计2年零7个月,共临摹276幅,并为莫高窟重新编号。1943年,出版《大风堂临摹敦煌壁画》。
1949年1月,创作《荷花图》赠毛泽东。1950年,应印度美术会之邀赴新德里举行画展,并留居印度大吉岭年余,其间曾去阿旃陀石窟临摹壁画,以之与敦煌莫高窟壁画作比较研究。在印期间所绘作品多精细工笔,且有《大吉岭诗稿》1卷。1951年,返港,翌年迁居阿根廷
1953年,再移居巴西,在圣保罗购地150亩,建中国式庄园──八德园,留居17年。1955年,所藏画以《大风堂名迹》4册在日本东京出版。1956年,首次欧洲之行,赴法国与毕加索会见。期间,大陆的家人秉承张大千的意愿,将壁画临摹品二百二十件全部交给国家,受到周恩来的肯定。
1957年,以写意画《秋海棠》被纽约国际艺术学会选为世界大画家,并荣获金奖。此后,又相继在法国、比利时、希腊、西班牙、瑞士、新加坡、泰国、德国、英国、巴西、美国及香港等办画展。1969年,迁居美国旧金山,修园名曰环筚庵。居美10年,是张大千创作的鼎盛期。
1972年,在旧金山举办四十年回顾展。1973年,捐赠作品108幅给台北历史博物馆。1974年,获美国加州太平洋大学名誉人文博士学位。1978年,移居台北,于台北外双溪筑摩耶精舍。晚年思乡而不得归。1983年4月2日因心脏病逝世。
个人生活
家庭成员
名字由来
“大千”这个名字,是他在1919年冬于上海松江禅定寺(今已不存)出家时,由住持逸琳法师为他所取的法名,出于佛经《智度论》卷七,是“三千大千世界”的略语。因大千不愿接受烧戒,且他家中反对遁入空门,最后由二哥善孖将他抓回四川成婚。从此,大千不再起意出家当和尚,前后一共娶了四位夫人。“大千居士”的名号却延用终生。
代表作品
画作
著作
创作特点
主题思想
佛禅思想对张大千的艺术创作有重要影响,或表现在艺术内容上,或表现在艺术形式上,或表现在艺术创作方式上,或表现在对艺术的态度上。其论画诗中就有佛禅之心的真切流露。
张大千之百日和尚、面壁敦煌为虎受戒、摩耶精舍等经历,无一不表明张大千一生与佛有着种种难以解脱的因缘。其二,张大千所师法的诸前辈大抵与佛禅有千丝万缕的联系,他们精佛理,其作品也禅意盎然。张大千最为推崇的石涛便是典型例。其三,张大千不仅从佛教艺术中吸收创作源泉,把雕像画佛的艺术行为视为礼佛、寻求神灵庇护追求功德圆满的重要手段。从作品中推断,张大千思想中的“佛禅之石”必然要在观念上被借用,以利于打磨他的“绘画之玉”,诸如绘画内容和形式之“玉”、创作理念和创作机缘之“玉”以及绘画创作的升华之“玉”。
在内容上,张大千以“俯拾万物”之心观照生活,力图包容“大千世界”:从道释隐逸到世俗黎民、从圣贤明到野老樵夫、从贞烈淑媛到摩登女郎、从树石飞瀑到到亭台楼字、从梅兰竹荷到杂草野花、从黑猿锦鳞到寒鸦燕,尽皆如画,无所不善。这些题材或用于宣扬人的道德风尚,或用于表现人的风度神韵,或用于人的娱情畅神,或用于表达人的宗教情结等。以其荷花题材为例,它所反映的主题思想就涉及到人格、爱情、宗教、友谊、娱乐怡情等广泛内容,恰如佛禅包容之心。同时又通过“荷花”之一体,达成诸观念的统一和合谐,切实体现了诸事物在本质上圆融无碍的禅家要义。
在形式上,张大千力图使绘画语言穷形尽象,千姿百态。佛禅虽然认为现象世界“本来为空”、“本来无实”,但是又认为“现象世界中每一事物, 皆是真心全体所现。张大千推崇李成、董源、范宽、巨然、北宋四家“构图宏大,峰脉连绵,笔法豪放,气势幽远,不愧为山水画的百代宗师。亦盛赞敦煌壁画展现了“泱泱大风”的境界,体现了“先民气魄的伟大”。禅宗思想在张大千绘画创作中具有明显的导向性作用,其绘画内容和绘画形式是佛禅观照大千世界之包容性思想外化;其绘画理念和创作机缘是佛禅追求随缘放旷、任性自然之思想的艺术移情;其绘画创作的升华表现为生活与艺术的互化。本质上,亦是禅学不二法门思想之完满实践。
张大千的的命运与中国近现代历史紧密相连,他一生的经历体现出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怀。1938年5月,张大千只身离开北平,匿迹在友人李秋君家中,计划回到四川,《看山图》正作于此时。图中绘白衣高士立于断崖边,题跋“踏遍千万山,两脚犹未茧。青白自分明,保我看山眼。”鲜明地表达了他的忠贞气节。1942年,张大千在敦煌石室中所作的《越山图》采用平远辽阔的视角,图绘了绵延的故国家山,题诗“墨痕染笔吴芳草,故国伤离鏖酒共。万里龙沙回旧梦,剪灯还见越山青”,表达了他时时萦绕心间的对于国家民族的感怀。
艺术特色
山水画是中国画中的重要门类,历来受到画家们的重视。然而中国山水画的色彩主要表现为黑、白、灰,不像西方风景画那般色彩鲜艳。20世纪三四十年代,中西方艺术交流已经颇为频繁。张大千在充分吸纳西洋绘画的基础上,大胆地对中国山水画进行改良,将大红大绿大蓝等颜色,植入山水画之中。如此一来,使得中国山水画的色彩观感发生颠覆性的变化。绘画本来法无定法,但是张大千在青绿山水画方面的革新,引发画坛大批保守派的抨击,但张大千继续在青绿山水画方面坚守前行。
张大千形成自己具有个性的绘画风格:其作品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既交错互补,又在动态中互容互化,举精微可以收宏大,宏大可以摄精微。其宏观结构多源自唐宋艺术所呈现的大观气势;而微观结构多源自对自然万物所作的细致刻画;宏观结构在整体上趋向率性写意、笔法上趋向豪放恣肆,微观结构在局部上趋向客观写实、笔法上趋向细腻精微。
张大千、张善孖共同创建了大千画派,画风都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景象。和许多画家一样,张大千同样经历了描摹之路。在近代像大千那样广泛吸收古人营养的画家是为数不多的,他师古人、师近人、师万物、师造化,才能达到“师心为的“的境界。他师古而不拟古,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,他还想到了创新,最后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发展了泼墨,创造了泼彩、泼彩墨艺术,同时还改进了国画宣纸的质地,然而思想的先行者往往是孤独的,在他五言绝句《荷塘》有“先生归去后,谁坐此船来”之句,似乎暗示着后来者继续他的道路。
获奖记录
人物影响
张大千擅画山水、花卉、人物,尤善画荷花,独树一帜。工笔写意俱臻妙境。20世纪30年代就与齐白石齐名,并称“南张北齐”。
改变中国现代美术史的走向
众所周知,自“清四王”诞生起,一直因“四王”画派陈陈相因,并以其无可动摇的正统性地位,统领了近300年的中国山水画坛。然而,在上世纪20年代,海上山水画坛兴起了一股师法格调清新、重师造化的石涛、八大及野逸派的热潮,这股潮流由曾熙、李瑞清等清末遗老首倡。
直到张善孖、张大千昆仲的介入,才彻底扭转了“四王”的统治地位,尤其是张大千在曾熙、李瑞清两位老师的点拨下不路“四王”一笔,率先精研以变取胜的石涛和以简取胜的八大,不仅临摹他们的作品,而且收藏他们的作品,在画界和收藏界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引领作用,如果说曾熙、李瑞清是首倡学石涛和八大的,但真正把师学石涛和八大的取向转化为艺术潮流的,张大千无疑是起了决定性的作用。
中国传统绘画的集大成者
在技法上,由于张大千对历代大家的笔法、墨法、水法有过精心研究,所以画法上十八般武艺样样都会,工笔、写意、没骨、双钩、白描、泼墨、泼彩、泼写兼施等无所不通、无所不精。实际上,张大千许多伪作的艺术价值及其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地位,较之古代名家真品已有过之而无不及。现世界上许多博物馆都藏有他的伪作,如华盛顿弗利尔美术馆收藏的《宋人吴中三隐》、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收藏的《石涛山水》和《梅清山水》、伦敦大英博物馆收藏的《巨然茂林叠嶂图》、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《二十一观音》《释迦牟尼造像》、隋唐的佛画等。所以,称张大千为“中国传统绘画的集大成者”,实当之无愧。
发扬敦煌艺术
1941年春,张大千携夫人杨宛君、儿子张心智和几个学生带着大量生活物资,以及由其亲自参与制造、采用四川夹江本地生茅竹为材料的大风堂专用宣纸抵达敦煌,他放弃所有的事情,全身心投入到敦煌壁画的临摹中。两年七个月时间里,他因没有其他作品问世而没有任何收入,只好靠变卖收藏多年的画作和节衣缩食来维持生计,并克服了气候、身体等各方面的困难,终于完成临摹工作。敦煌之行原本应是国家行为,但张大千以一己之力完成这一伟大壮举,长达近三年的壁画临摹,绘就了280余幅作品,也就是通过这次壁画临幕,成就了其艺术生涯中完美的升华。
重振宋元经典
在中国绘画史上,宋元绘画历来被后人誉为中国绘画的一座高峰。1945 年抗战胜利后,北方的书画市场上充斥着战后宫廷流散出来的古代名家书画,张大千也积极购买以“东北货”为主的作品。这一时期,张大千陆续收藏了一批唐宋元的重要名迹,如五代顾闳中的《韩熙载夜宴图》、董源的《江堤晚景图》和《潇湘图卷》、宋人的《溪山无尽图》,宋张即之的《杜律二首》等。敦煌回来后,张大千师古技法炉火纯青,师法自然融会贯通,作品与传统文人画明显拉开了距离,按张大千的话说,他的画是画家中的画。所以,这阶段画唐人、宋人、元人的各种风格,精品迭出,尤其是精严的青绿,使得“血战古人”的功夫达到了巅峰状态,也奠定了他“五百年来一大千”的崇高地位。
后世纪念
艺术展
2018年1月,张大千艺术展亮相中国国家博物馆20世纪名家系列展,系统展示张大千一生的创作历程。
2019年5月,张大千120周年诞辰海峡两岸艺术交流活动在四川内江市举行。
2023年5月,2023香港春季拍卖内地巡展活动在佳士得上海艺术空间举办,张大千泼彩作《云峰古寺》首现拍场,以1500万至 2500万港元的估价领衔。张大千臻品佳构《前后赤壁赋》书画合璧,亦值得关注。
2024年5月12日,“百年传承”——纪念20世纪艺术大师张大千诞辰125周年《张大千与上海文献展》在上海静安大风堂美术馆揭幕。展览通过80余件旧照片、老版画册、信件、绘画作品和人文史料,立体展示艺术大师张大千二十世纪初、中期在上海的艺文经历。
纪录片
2010年4月,《百年巨匠:张大千》开机仪式在内江举行,纪录片摄制组到张大千纪念馆、张大千故居进行了取景。
圣保罗时间2023年10月22日,第47届圣保罗国际电影节上,由华裔导演张伟民执导,讲述中国画家张大千海外生涯的纪录片作品《万里千寻》,在电影节上全球首映并连映数场。
纪念馆
内江大千园旅游景区位于沱江之滨,依山傍水,占地280亩,分布有张大千故居、张大千纪念馆、张大千博物馆、张大千美术馆,展陈内容各有侧重。
人物评价
张大千临摹了很多敦煌壁画,是通过他的临摹艺术品展览,让全国美术界同行乃至老百姓,知道中国有这样一个艺术宝库。(中国敦煌学会原秘书长 柴剑虹 评)
张大千的泼墨汲取了狂草的灵感,别开新境。(北京大学教授、引碑入草开创者 李志敏 评)
张大千清楚自己的作品可以面向大众,容易受市场欢迎,被一般藏家所接受与喜爱,他在生前经常举办一些商业性的画展,参加一些酒会、沙龙等社交活动,以此来助推自己的知名度,扩大作品的受众面和影响力。(艺术评论家 王进玉 评)
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的是与非,功与过,任凭世人评说,无可否认的一点是,正是这位传奇画家的敦煌之行,促使敦煌成为显学,让敦煌艺术得到了更大范围的传播和认知。(《北京日报》纪事栏目 评)
人物相关
2023年5月,为加强文物保护工作,防止近现代珍贵文物流失,国家文物局关于颁布1911年后已故书画等8类作品限制出境名家名单的通知。根据通知,张大千的书画作品将一律不得出境。
2024年4月2日消息,张大千的青绿山水作品《乔木芳晖》在香港苏富比2024年春拍中作为重点拍品亮相。
轶事趣闻
喜好美食
张大千对食材要求极为苛刻,从不吃过夜菜,鱼也要鲜活。经常以美食家标准要求自己,不但要会吃,还要会做。在坚持烧菜的同时,还用漂亮行草书写菜单。
人物争议
1941年至1943年在敦煌时,张大千偶然发现130窟外面的壁画年代较晚,里面夹层的色彩还很鲜艳,一激动就剥落了外层的壁画,裸露出内层尚且鲜艳的图案。临摹的作品促进了艺术家、史学家对发掘敦煌宝藏的兴趣。
针对此事,每每接受媒体采访时被问及“你认为张大千破坏了壁画没有?”中国敦煌学会原秘书长柴剑虹都会耐心地回答,张大千是一个艺术家,他心血来潮去揭壁画是有不妥,但是另外一方面,他作为一个艺术家发现了这个东西,剥出来了就要得到很好的保护。后来常书鸿也采取了同样的办法,人们看到的220窟也是剥出来的。如今,观众再去看130窟甬道这幅画,已经很不清楚,所以临摹也是一种保护。
参考资料
文艺论点摘编之书论.中国建设新闻网.2020-05-09
张大千生平.CCTV.2013-12-08
最新修订时间:2025-01-03 11:10
目录
概述
人物经历
参考资料